知识产权强省,四川怎么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0 20:10

位于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快充炭负极材料和复合材料领域累计申请知识产权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图为员工正在对锂电池/钠电池进行测试。钟敏 摄(C视觉)

4月20日至26日,是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今年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四川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务实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扎实推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工作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2023年,全省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33万件,同比增长30.9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78件,同比增长33.9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新增作品著作权登记29.64万件,同比增长24.10%;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金额96.11亿元,同比增长14.29%;连续三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4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四川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亮眼成绩。

加速创造运用

让更多“科技之花”浇灌出“产业之果”

“在知识产权部门的支持下,过去一年,国创中心平均每月申请5项专利,预计到今年底,国创中心获授权的知识产权数量将超百项。”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我们把重点放在为高能级创新平台提供精准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上。”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辉介绍,去年以来,知识产权部门对接天府实验室、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7家国家在川布局的重大创新平台,签署知识产权赋能高能级创新平台精准服务备忘录,出台精准服务高能级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事项清单,积极推进“清单制+点单式”服务举措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知识产权“变现”能力,让更多“科技之花”浇灌出“产业之果”。近年来,四川把高价值专利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能力的政策措施》等文件,累计建成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38个,确定首批实施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试点企业252家,推动中小企业以专利产业化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盘活“沉睡”专利,强化专利应用转化。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省高校院所6.36万件存量专利已完成盘点5.43万件,完成率超85%,全省有71家高校完成盘点,占开展盘点高校的75%左右。“针对纳入盘点的12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我们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组织300多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录平台对接,消除‘不愿转’的顾虑、打通‘不会转’的堵点,引导形成更多符合四川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推动四川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强综合保护

打出政策“组合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上个月,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知识产权部门针对重点酒企知识产权制定监测模型开展网络监测,监测商品信息198.4万条(次),并对两个主会场展馆和外展酒店开展巡查和专项执法,处置假冒、侵权案件14起,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5件,收到维权援助申请19份,下架商品19件,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

“近年来,我们聚焦成都大运会、第十九届西博会等重大赛事和大型展会,常态化设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一站式’工作站。”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巡查、政策宣讲、维权咨询,现场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快速处理、侵权判定等专业服务,“让赛事经济、特色产业迈开步伐,让更多‘川货川品’叫得更响。”

坚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协同保护综合发力,近年来,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公安厅、司法厅、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林草局、成都海关等多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对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著作权、商业秘密等领域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保护,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我们持续落实《川渝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开展‘川渝制造’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联合发布川渝第三批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与此同时,川渝检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签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建立川渝跨区域重大案件联合挂牌督办机制合作协议》,联合挂牌督办10起跨川渝重大侵权假冒犯罪案件。”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倡议并组织签订西南五省(区、市)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朋友圈’,进一步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强化公共服务

持续优化体系,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

“去年4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我们正式开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受理业务,近一年时间受理量达到1238件。其中,今年一季度受理量为352件,反映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业务受理窗口自2020年12月设立以来,已实现专利申请、质押融资等50余项业务“一窗通办”,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国防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成为全国业务覆盖面最广的“全领域、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我们还在绵阳、德阳、泸州设立了工作站,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链条向创新要素集聚地区延伸。”

去年,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成都高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绵阳科技城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四川形成以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公共服务机构为支撑、行业协会为助力的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便民利企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深刻把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优化调整的重大契机,省级层面实现知识产权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知识产权机构职能体系更加顺畅高效,各项工作取得一批标志性进展。”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抓关键、重实干,强基础、创特色,切实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新局面。”(何东晋 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