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启航·2023金融强国论坛”在京召开。在“绿色金融论坛”上,来自监管、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国内绿色金融进展”展开了讨论。
会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政策传导、产业转型等问题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
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 刘轶芳 图片来源:主办方刘轶芳表示,要让民众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建设中,应该加强行业对ESG的重视,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强制性要求;应该加强ESG评级结果的应用;加强企业可持续绩效挂钩考核。此外,还需要对民众进行普及与教育宣传。
转型对于需要走出去的企业是不能等的,对于目前暂时没有受到压力的企业也是迫切的。不能等着产业链的传导,压力传过来再转型就来不及了,很可能会被产业链抛弃。谁先转型了,谁的产品未来存活概率就高,当同类产品被风险挤出时,已完成转型的产品就具有市场优势。
民众要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建设中,目前金融对ESG的关注是不够的
NBD:近年来,有关绿色金融的探索一直在火热进行,但似乎绿色金融在公众层面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如何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绿色金融、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建设中?
刘轶芳:从公众的角度,现在二级市场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专注绿色项目的私募基金。
但是,民众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可能还取决于投资的大环境。所以,要让民众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建设中,还需要更多的资本关注ESG表现、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目前,整体而言,金融对ESG的关注是不够的,ESG还没有作为关键性指标影响投资决策。
NBD:很多投资产品在兼顾收益的同时,仅仅把ESG作为一个宣传点。怎么样看这种现象?对于没有太多专业基础知识的投资者,应该怎样做?
刘轶芳:存在这种现象。目前在资本市场投资的全过程中,ESG评级结果所占的影响权重其实是比较小的。甚至在美国部分地区,“反ESG的风潮”还非常盛行。但是,我认为欧盟市场还是给全世界做出了表率。
其实,部分公众对ESG的风险机遇传导路径是能够理解的,或者说直觉上可能会感知到哪类企业可能会存在风险或机遇。而且不论是基金投资决策,还是个人投资决策,这些要素的影响是测算至少是预估出来的。当然,这对于没有太多专业基础知识的投资者,理解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我认为如果尝试学习和理解,也是能够慢慢了解的。
NBD:日前,港交所针对ESG披露出台了一些政策。怎么看这些政策的?
刘轶芳:目前,港交所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在这一套披露体系中,强制性披露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因为这将与自愿性披露产生显著性的差异。通常只有监管政策上先有要求,行业企业才会有反馈,公众慢慢就会有意识和认识。
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可持续相关风险,也要披露相关机遇
NBD:目前,ESG贯彻下去的必要性在哪里?ESG贯彻下去后,哪些产业可能更迫切地需要转型?
刘轶芳:如果我们坚守可持续发展、坚持双碳发展战略,几乎每个产业都需要转型。那么产业转型的引导性方向,ESG就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指示。
产业方面,首先,高碳、高耗能行业,气候转型风险对其压力传导是直接且巨大的。其次,对外依存度高的企业,例如汽车产业等。目前,出口欧盟的汽车企业就面临出口限制问题。如果出口产品不达标,就会被罚款、征税,或者不允许出口。因此,就需要技术改进,甚至转型。
此外,一些企业可能不直接面临ESG披露或者出口的压力,但受到产业链主企业的压力传导,也要做ESG相关披露。例如,之前和我们交流的一个金属制品加工企业,本身不属于高碳行业,对外依存度也不高,但由于其下游产业链主公司的要求,就也要做ESG披露、要做气候风险评估。
所以,转型对于需要走出去的企业是不能等的,对于目前暂时没有受到压力的企业也是迫切的,不能被动等待着产业链的传导。
NBD:刚刚说到了哪些行业迫切地需要转型,那么哪些行业可能因为ESG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焕发生机?
刘轶芳:其实每个行业都有焕发生机的可能。所以,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可持续相关风险,也要披露相关机遇。谁先转型了,谁的产品未来存活概率就高,当同类产品被风险挤出时,已完成转型的产品就具有市场优势。所以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有优势,风险和机遇并存。
NBD:现在有没有一些企业专门服务于其他企业的ESG转型需求?
刘轶芳:有的,例如,一些专门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的、污染治理的技术型企业;此外,还有一些为企业制定减碳规划方案、气候风险分析的咨询服务型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