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银消金增资落地 近30亿注册资本杀入行业前十 消金公司增资混战仍在延续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7-30 14:40

K图 002142_0

  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银消金)增资落地。

  7月28日,宁波银行(002142.SZ)发布公告,宁银消金注册资本由9亿元变更至29.11亿元。增资完成后,宁波银行持有宁银消金27.01亿股股份,占宁银消金总股本的92.79%。 而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也跻身业内前十。

  宁波银行原本仅增资不超过15亿元。而今年2月27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以货币方式向浙江宁银消金增资金额由不超过15亿元调整为不超过35亿元。4月18日,原宁波银保监局同意宁银消金注册资本由9亿元变更至29.11亿元。

  一名华东银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消费贷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创新服务和产品。但银行无论是贷款策略,还是测算模型等,试错成本太大。消费金融公司正好承担‘吃螃蟹’的角色,比如大数据经营、人工智能等应用。”

  赶上城商行系消金梯队

  虽然身处头部城商行梯队,但在布局消费金融公司上,宁波银行才还是个“新手”。

  增资前,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仅9亿元。而业内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的就有7家,分别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下称兴业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依次为185亿元、100亿元、72亿元、70亿元、53.2亿元、50亿元、50亿元。

  即便是华东区域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也普遍超过20亿元,资本实力雄厚。比如,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苏银凯基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为26亿元、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杭银消费金融)为25.61亿元、南银法巴消金的注册资本更是高达50亿元。

  “宁银消金第一步是对标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这类华东区域内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上述银行业人士指出,无论是拼场景、流量、规模、还是团队,都需要大量投入。不仅如此,资本金制度对消金公司的规模和风险有约束作用,决定了展业的“天花板”,所以首要任务是提升注册资本。

  早在2018年6月,宁波银行就打算出资3亿元,与其他公司携手共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不过,该计划未能成功推进。直到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清理自身非主业资产,宁波银行才等到了机会。

  2021年12月,宁波银行与中国华融签订协议,以10.91亿元的价格受让华融消费金融公司70%的股权。直到2022年5月,宁波银行完成股权受让的相关事宜,持有华融消金70%股权。

  宁波银行通过受让安徽新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消金公司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6.7%,直至本轮增资后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92.79%。仅仅一年,宁银消金已完成更名、迁址、股权调整,注册地也由安徽合肥迁至浙江宁波。

  消金公司忙增资补血

  2023年以来,多家消金公司参与增资混战。巨头蚂蚁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从80亿元增至185亿元,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16.25亿元,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15亿元。

  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扩股项目也与今年2月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征集3名投资方,新增注册资本3.03亿元。目前,挂牌截止日期已延期至2023年8月4日。

  除增资外,年内消费金融公司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补血。2023年,共5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8单ABS,金额合计107.57亿元。而2022年全年消金机构ABS发行总规模不过101.15亿元。

  仅7月就有3单ABS,分别是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安逸花2023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20亿元;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海鑫2023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0.48亿元;兴业消费金融的兴晴2023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20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高于经济和消费增速。

  有分析人士指出,消费金融公司融资和增资,一方面是为扩大各种分期和贷款类的业务,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相关监管条例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若按照个人贷款风险权重75%计算,最高杠杆倍数为13倍。